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时畅 临沂报道
11月7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、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学习时报社联合举办的红色文化论坛在临沂开幕。在会议主旨发言阶段,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,学习交流红色文化建设经验,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
会上,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用张树军以“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”为主题进行了发言。
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,也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,在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时期,十分注重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、凝聚奋斗力量、推动事业发展。我们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,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、强大精神力量、有利文化条件作出应有贡献。
赓续红色血脉,坚定政治方向。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,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。回望过往历程,眺望前方征途,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,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、指引方向,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、凝聚力量,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、砥砺品格。要不断从红色资源中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,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,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。要始终坚持以红色血脉“滋养”体魄、“淬炼”灵魂,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锤炼政治品质、践行政治担当,努力创造无愧于党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。历史川流不息,文化代代相传。新征程上,面对新机遇新挑战,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、赓续红色血脉,继往开来,开拓进取,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 科技资讯网
守好红色根脉,加强科学保护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,留下大量的革命旧址、遗迹遗存和实物资料,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,要本着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,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,加强红色遗址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,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、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、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。作为红色资源大省,山东红色遗址遗迹、革命文物、纪念场馆数量多、分布广、影响大。近些年来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特别是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,从组织领导、机构设置、政策支持、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,全省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不断提升。这次论坛的成果,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山东的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,同时也为其他省区的红色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。
深耕红色资源,开展系统研究。历史与文化同源同流、浑然一体,以红色资源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做好研究工作是基础。我们要积极做好红色史料的征集、整理、研究工作,为红色资源利用打下坚实基础。要以史实为依据,围绕本地历史上的重点、难点、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、重要文献、红色故事等,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特质,提炼、总结、概括红色精神,全面揭示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、价值意蕴、功能作用、表现形式、内在机理等,彰显红色资源的独特魅力,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、吸引力和影响力。要围绕重大时间节点,通过举办纪念活动,把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。新征程上,面对新机遇新挑战,我们要站在时代高度,紧密结合现实需要和群众需求,有效整合优化研究力量和资源,研究好党领导人民用鲜血和泪水、苦难和辉煌创造的历史,形成新认识、得出新结论,促进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开创新局面。 海南新闻网
讲好“红色故事”,助力凝心铸魂。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、精神品质、光荣传统、优良作风的结晶和积淀,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、情怀和担当、牺牲和奉献,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特殊的生命密码,它流淌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,传承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中,成为共产党人红色血脉百年传承的遗传因子,成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。要强化教育功能,围绕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、重大节点,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,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彰显时代特色,使之成为教育人、激励人、塑造人的大学校。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,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,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。新征程上,面对新机遇新挑战,我们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,利用各种现代化传媒手段,用群众喜闻乐见、生动活泼的形式扩大红色宣传教育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历史自信、增强历史主动,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。